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明朝时期全国城市排行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明朝时全国最大的城市是北京还是南京(明朝的都城是南京还是北京)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在朱元璋时代是南京,但是随着燕王扫北,北京地位便逐渐显现出来。朱棣时代定都北京,并定下祖训“天子守国门”,皇帝便永远呆在了北京。
永乐大帝更是重新修建北京城,在北京城正中又修建紫禁城,南京也有宫殿群,但是无法和北京相比。至于经济中心我可以说绝对不是南京,当明朝定都北京后就刻意削减了南京的地位。在南京也设有六部九卿,但是南六部九卿都是闲职,有很多是从北京发配过来的,而且他们的官位都比正牌的六部九卿低半级,在俸禄上更是无可比拟。
明朝的经济中心的确也不是北京,真正的经济中心不好说,可以说是整个南方。从明朝的情况来讲,两湖与两广的经济都很好,无法具体说明。
明朝在全国设有15个省级行政区,包括:北直隶、南直隶、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浙江、江西、湖广、四川、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以上共15个省级单位,为明朝稳定的统治区域,称为“两京十三布政司(省)”,布政司下辖府和直隶州。 都指挥使司方面,共有16个都司、5个行都司、2个留守司。此外,在青藏地区设有乌思藏都司、朵甘都司;在东北设*儿干都司;在嘉峪关以西地区设“西北八卫”,这些都是羁縻卫所。 1、北直隶:北直隶是明朝处于北方、直隶**六部的府和直隶州的区域的总称。明永乐十九年改北京为京师,正式定为国都,直隶于京师的地区,相当于一个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省、山东省的小部分地区,共8府2直隶州。清初,改北直隶为直隶省。 2、南直隶:南直隶是明朝处于南方、直隶**六部的府和直隶州的区域的总称。明朝初年,直属京师南京的地区为直隶。 明永乐十八年朱棣**后,京师改称南京,原京师地区改称南直隶,原辖区基本不变,与今江苏省、安徽省以及上海市二省一市相当。南直隶经济繁荣,赋税居全国之冠;文化昌盛,崇文重教,半数以上官员皆出自江南贡院,共辖14府4直隶州。 3、陕西布政司:是明朝在今陕西省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布政使司衙门驻西安府,下共8府2直隶州。 4、山西布政司:是明朝在今山西省地区和河北部分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布政使司衙门驻太原府,共6府2直隶州。 5、山东布政司:是明朝在今山东、辽东半岛的一级行政区名,布政使司衙门驻济南府,共6府。 6、河南布政司:是明朝在今河南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布政使司衙门驻开封府,下辖共8府1直隶州。 7、浙江布政司:是明朝在太湖平原南部、钱塘江流域、曹娥江流域、甬江流域、椒江流域、瓯江流域等地的一级行政区名,布政使司衙门驻杭州府。下辖11府。 8、江西布政司:是明朝在今江西省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布政使司衙门驻南昌府,下辖13府。 9、湖广布政司:是明朝在今湖北省、湖南省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布政使司衙门驻武昌府,下辖共16个府。 10、四川布政司:是明朝在成渝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布政使司衙门驻成都府,下辖9府、1直隶州。 11、广西布政司:是明朝在今广西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布政使司衙门驻桂林府。共下辖11个府和4个直隶州。 12、广东布政司:是明朝在今广东省、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广西部分的一级行政区名,布政使司衙门驻广州府,共10府1直隶州。 13、福建布政司:是明朝在闽江流域及附近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布政使司衙门驻福州府,下辖8府1直隶州。 14、贵州布政司:是明朝在今贵州省部分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布政使司衙门驻贵阳府。共下辖10府。 15、云南布政司:是明朝在今云南和缅甸部分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布政使司衙门驻云南府,共下辖21府。由于云南为多民族聚居地,又与多国接壤,行政区划变化较多,更迭频繁。 扩展资料:明朝**官员等级: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 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 三公(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三孤(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原是指天子或太子左右最亲近的人。 “师”是传授其知识的,“傅”是监督其行动的,“保”是照管其身体的,即分别是负责君主智育、德育、体育的人。 太子的师傅均以别的官衔任命,为明朝**最高级官职;三公为正一品,三孤为从一品,两者位尊权重,但是一种虚职,是皇帝对大臣的加官和赠官的官衔!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没有实际管辖范围。 明初,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于洪武二十八年(1093)撤销中书省,丞相制度被废除,殿阁大学士,明代,设大学士若干人,替皇帝批答奏章,商承政务,官阶五品。如果兼任尚书、侍郎,则可以加官到一品,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俗称“阁老”。 原中书省所辖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六部尚书实际上成为朝廷的最高的行政长官,尚书为各部正官,侍郎为六部中各部的副官。 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朝行政区划
在朱元璋时代是南京,但是随着燕王扫北,北京地位便逐渐显现出来。朱棣时代定都北京,并定下祖训“天子守国门”,皇帝便永远呆在了北京。
永乐大帝更是重新修建北京城,在北京城正中又修建紫禁城,南京也有宫殿群,但是无法和北京相比。至于经济中心我可以说绝对不是南京,当明朝定都北京后就刻意削减了南京的地位。在南京也设有六部九卿,但是南六部九卿都是闲职,有很多是从北京发配过来的,而且他们的官位都比正牌的六部九卿低半级,在俸禄上更是无可比拟。
明朝的经济中心的确也不是北京,真正的经济中心不好说,可以说是整个南方。从明朝的情况来讲,两湖与两广的经济都很好,无法具体说明。
太多了!只不过有一个大概的分布
东北:*儿干都司、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黑龙江女真
华北:京师、山东、山西、陕西、河北
中南:河南、湖广、江西、四川、贵州、广西、广东
华东:南京、浙江、福建
西南:云南、乌思藏都司、朵甘都司
并且 《明史·食货志·商税》说:“宣德四年(1429年),以钞法不通,由商居货不税,由是于京省商贾凑集地、市镇店肆、门摊税课,增旧凡五倍”。这种商贾凑集的大城市,共有33个。《大明会典·钞法》说:“(宣德)四年,令顺天(北京),应天(南京)、苏(州)、松(江)、镇江、淮安、常州、扬州、仪真,浙江杭州、嘉兴、湖州,福建福州、建宁,湖广武昌、荆江,江西南昌、吉安、临江、清江,广东广州,河南开封,山东济南、济宁、德州、临清,广西桂林,山西太原、平阳、蒲州,四川成都、重庆、泸州,共三十三府州县,市镇店肆门摊税课加五倍,候钞法通行止。”
http://****zhihu***m/question/31607438
数据来源:https://wenku.baidu.com/view/850390d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1.html湖泊面积大小每年都有波动,决定于枯水期,丰水期。
明朝**除京师、南京以外,分设十三个布政使司(省):
京师(北直隶),治所北京,今北京。
下辖府: 顺天、保定、河间、真定、顺德、广平、大名、永平
南京(南直隶),治所南京,今江苏南京。
下辖府:应天、凤阳、淮安、扬州、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庐州、安庆、太平、池州、宁国、徽州
山东,治所济南,今山东济南。
下辖:济南、兖州、东昌、青州、莱州、登州
山西,治所太原,今山西太原。
下辖:太原、平阳、汾州、潞安、大同
河南,治所开封,今河南开封。
下辖:开封、河南、归德、汝宁、南阳、怀庆、卫辉、彰德
陕西,治所西安,今陕西西安。
下辖:西安、凤翔、汉中、延安、庆阳、平凉、巩昌、临洮
四川,治所成都,今四川成都。
下辖:成都、保宁、顺庆、夔州、重庆、遵义、叙州、龙安、马湖、镇雄、乌蒙、乌撒、东川
江西,治所南昌,今江西南昌。
下辖:南昌、瑞州、九江、南康、饶州、广信、建昌、抚州、吉安、临江、袁州、赣州、南安
湖广:治所武昌,今湖北武昌。
下辖:武昌、汉阳、黄州、承天、辰州、德安、岳州、荆州、襄阳、宝庆、郧阳、长沙、常德、衡州、永州、宝庆
浙江,治所杭州,今浙江杭州。
下辖: 杭州、严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台州、金华、衢州、处州、温州
福建:治所福州,今福建福州
下辖:福州、兴化、建宁、延平、汀州、邵武、泉州、漳州
广东,治所广州,今广东广州。
下辖:广州、肇庆、韶州、惠州、潮州、高州、雷州、廉州、琼州
广西,治所桂林,今广西桂林。
下辖:桂林、平乐、梧州、浔州、柳州、广远、南宁、思恩、太平、思明、镇安
云南,治所云南,今云南昆明。
下辖:云南、曲靖、临安、激江、广西、广南、元江、楚雄、鹤庆、姚安、武定、景东、镇沅、大理、丽江、永宁、永昌、蒙化、顺宁
贵州,治所贵阳,今贵州贵阳。
下辖:贵阳、安顺、都匀、平越、黎平、思南、思州、镇远、铜仁、石阡
在黑龙江流域,明朝**在西起阿嫩河、东至库页岛,北达乌第河,南濒日本海的广大地区,建立了都指挥使司、卫、所等各级行政机构几百个。永乐七年(1409年),在黑龙江口附近特林地方设置*儿干都指挥使司,统辖这些行政机构。
在西藏设有乌斯藏都司以及一系列卫所,保证****对西藏实施有效管辖。
在明成祖到明宣宗的一段时期内,越南北部并入明朝版图,称为交趾。
在新疆明朝设有哈密卫,保证**对新疆部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
明朝行政区划
明初曾沿袭蒙元的行省制,但后来深感不便,于是进行改革。1376年(洪武九年)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省”。1370年于各省设置一都卫,1375年改为都指挥使司。1428年弃安南后,明朝在全国设置两京十三使司,包括京师(北直隶)、陕西、山西、山东、河南(以上为北五省)、南京(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四川(以上为中五省)、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以上为南五省)。明代一共设置16都司、5行都司、2留守司。其中十三个是与布政使司同名的的都司,其它三个是万全都司、大宁都司和辽东都司。五行都司是陕西(治甘州卫,今张掖)、四川(治建昌卫,今西昌)、湖广(治郧阳卫,今湖北郧县)、福建(治建宁府,今建瓯市)、山西(治大同府)。两留守司是洪武年间设置的中都留守司(今凤阳)和嘉靖年间置于承天府(今湖北钟祥)的兴都留守司。此外,还有统辖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和库页岛的*儿干都司,在政教合一的青海、西藏地区设置有乌思藏都司、朵甘都司(实际控制为当地宗教首领八**王分辖各政教中心的寺院,还有各诸侯家属封地),另有置于今甘肃、青海交界地区的哈密、曲先等卫,以上均属羁縻性质,与内地的都司、行都司性质不同。
明朝实行一省分置都、布、按三司的制度,原为防止地方权力集中。宣德后开始派部(六部)、院(都察院)大臣以总督和巡抚的名义督抚地方行政。景泰朝之后成为各省常制。总督主要署理军务,分短期与长期两种。巡抚主理民政,每省皆有,有的一巡抚辖两布政使地,如正统年间和山西河南巡抚。有的一省一巡抚。有的一省几巡抚。如北直隶有顺天巡抚(驻遵化)、保定巡抚(驻真定,今河北正定)、宣府巡抚(驻宣府镇,今河北宣化,一度兼领山西大同府)三巡抚;南直隶有两巡抚:应天巡抚(驻苏州府,今江苏苏州)、凤阳巡抚(驻淮安府,今江苏淮安楚州)。有的在几省交界处设置一巡抚,如南赣韶汀巡抚就越江西、广东、福建三省。
明代的行政区划设置大体符合山川形便之处,但仍有一些不合理之处。如南直隶就地跨淮北、淮南、江南三个地区。而嘉兴、湖州、杭州三个太湖流域的府却被划入浙江省,与同为太湖流域的苏州府分离。而河南省也占据了局部的黄河以北土地。贵州省呈现中间窄两边宽的蝴蝶状。根据《明史·地理志》记载,终明一朝有府140,州193,县1138。而根据《明史·兵志二》记载,明有卫493,所359。此外,明还设置了介于省和府、县之间的道。道分为分守道和分巡道两种。明代并改元的路为府,以税粮多寡为划分标准。粮廿万石以上为上府。廿万以下十万以上为中府,十万以下为下府。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371.html
本文由宠物迷 百科常识栏目发布,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明朝时全国最大的城市是北京还是南京”
上一篇
芙柯祛斑效果怎么样?
下一篇
“芳草天”是什么意思?